作为队长,贺木兰非常注重团队建设,除拟定红讲台招募条件、培训制度、讲课规章外,她要求实行团队讲师集体备课制度、定期讨论、修改、完善课件。
图2 肿瘤代谢调控中的智能递送系统。通过合理设计的递送系统有望提高代谢调节策略的治疗效率。
图1 最新的智能给药系统(DDS)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包括精确传感、可编程性、反馈控制和内在活性。而基于肿瘤微环境特征,构建药物递送系统来多级调控肿瘤微环境被证明是实现肿瘤多维度控制的有效策略。这些特性有助于促进以代谢调节为基础的多维治疗方法。不断积累的证据表明,肿瘤异常代谢与耐药性、免疫抑制和表观遗传突变密切相关。因此,基于肿瘤代谢特征的治疗策略变得尤为迫切。
在肿瘤庞大的代谢网络中存在许多有潜力的治疗靶点,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免疫、转移、耐药等信号网络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连接。代谢过程涉及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转化、交流,驱动细胞之内、细胞之间的信号沟通,使肿瘤细胞能够适应不同的外界压力。现代医学基础好,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研究传统医学,就能获得突破性成果。
李文伟认为,中医关注的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研究,实际上就是解释昼夜节律和四季节律以及这些节律带来的环境改变对人体自身功能和表型变化的影响。在古代,‘阴阳和‘五行都是建立在精确测量上。对应到现阶段的现代医学,这个概念主要包含内源性昼夜节律。据悉,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肇创于上世纪50年代,根植于我国现代医学一流院校,开创了现代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之先河,是我国首批中西医结合硕士与博士点及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单位之一,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和创新能力。
讲座伊始,董竞成带领听众系统回溯了中医的历史源流。维医则倚重解剖,颇具阿拉伯医学的气质,与中亚交流最广……除汉医之外,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各具特色,亦在相互影响和吸收中,结合地域特点发展出多彩的民族传统医学文化。
中医注重人体阴阳五行的节律性,实际上起到俾使代谢活动处于有序状态的作用,能够减缓熵增的进程。11月23日,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李文伟分别以中国传统医学哲学与科学基础和生命的物理学: 阴阳五行学说揭示的生物学规律为题作报告,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阐释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内涵,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未来发展。扎根中西医结合领域多年,董竞成与听众分享了科研心得——要摆脱思维定式,从传统医学源流中汲取力量,耐住寂寞、大胆创新。2014年,董竞成在《人民日报》等媒体撰文,提出了大中医的理念,认为各民族传统医学均应归属于中医。
董竞成曾预测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将产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已有研究证实,它存在于生命体的各个层次并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这与中医学2000年前的观察完全相同。李文伟指出,在画出代谢曲线之后,稍作变形可以看到类似于阴阳图的图像。在大中医的概念中,中医的影响十分辽阔。
20世纪初,在翻译西医中的Anatomy(解剖)时,学者翻遍医书,最终从先秦时代的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视之王婷,口腔医学院专职辅导员本项目以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共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指导思想,在今年7月30日至8月6日,由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师生前往云南大理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检验真知,奋斗成就梦想。博医团通过医疗咨询、爱心义诊、送医下乡等形式助力全民健康,为脱贫攻坚筑起健康防线,为乡村振兴探索健康路线,为健康中国改善当地健康曲线,不断讲好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复旦上医的故事。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创乡村振兴新气象——口腔医学院师生赴云南大理开展健康促进实践活动汇报人:高阳漾,基础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老师:王艳,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医学科普进校园,儿科青年显担当汇报人:肖慧,附属儿科医院 2020 级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樊茹,附属儿科医院科普专员。本次实践以兴国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县域医共体作为样本,在县同各级领导、医生、患者开展调研,助力县域医共体建设。爱农兴农,医路黔行——上医院史馆学生志愿者讲解队贵州走访调研汇报人:刘悦,药学院2020级本科生、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指导老师:叶全伟,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指导老师、药学院专职辅导员2022 年在复旦上医创建 95 周年之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史馆建设落成,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也应运而生。实践队不仅在医疗一线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探讨如何改善医疗条件,还开展了广泛的医学科普与健康咨询活动。何小豪,护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党总支委员今年6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组织师生16人赴重庆开展以重走西迁路,弘扬红岩魂,奋斗护理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医药科普中国行——药学院师生走进广西南宁、云南丽江汇报人:赵璐卓,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徐琛,药学院研工组组长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复旦大学药学院法莫西学生讲师团发挥专业所长,宣讲医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尤小芳,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科长202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针对上海市五个新城全民健康发展需求,以及中西部脱贫攻坚重点市县医疗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从上海分赴青海、宁夏和湖北开展医疗志愿实践服务,跨越三省一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下沉。
本次实践以复旦护理与重医护理学生开展联合党建为契机,以西迁精神、红岩精神为指引,通过参观考察、采访、座谈等形式,将行程所及的复旦、上医和护理元素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让师生深刻领悟前辈们的精神事迹、展望护理人的奋斗征程。开展了系列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包括口腔健康调研、科普宣讲、健康义诊、交流探讨等,实地调研采访大理地区的口腔健康和医疗卫生情况。
11月21日下午,青春有为,强国有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3年度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在邯郸校区第五教学楼5301教室举行。从2021年年底至今,儿科科普青年团队面向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小学生们,累计开展60余次的生命健康科普课程实践,累计授课超1500人次。
医道初心,科普践行——中山医院科普实践活动汇报人:颜芷昕,中山医院2021级直博生指导老师:周俊,附属中山医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项目成员均来自中山医院研究生科普讲师团和医道践行辅导员工作室,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设计上海医学院医学生科普调研问卷调研当今医学生的科普现况,举办复旦上医学生科普大赛促进各院系、医学生间的科普交流,提升科普能力,追寻医学生科普的医道初心。后续,项目团队将进一步发挥江西省红色教育资源,帮助华山师生感悟信仰的力量,为城乡医疗卫生贡献上医力量。马久圆,附属儿科医院专职辅导员、研究生团总支书记该实践项目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实践团队由15位儿科医学生/青年医师组成。未来法莫西学生讲师团也将继续推动医药科普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2023 年暑假,枫践沪畔实践团队也加入了本项目,走访了上海市 16 个区县,对 1 个质控中心、16 个区疾控、55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 个区定点医疗机构,面向共计 115 位相关负责人开展访谈,了解各区大肠癌筛查项目开展情况、筛查方案的优缺点、筛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和各区疾控老师探讨解决方案。重走西迁路,弘扬红岩魂,奋斗护理人——护理学院师生重走西迁路调研实践汇报人:杨佳雯,护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老师:林岑,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党总支书记。
二、开展科讲团日常的线下科普实践,通过街道走访调研,建立长期合作点,推出精品课程 36 门,开展医学科普讲座和健康咨询,同时创新和拓宽科普形式,结合当今短视频的潮流,开展线上科普一分钟栏目,实现科普践行。通过开展实践项目,做到于学校有所学,于社会有学为,为健康中国贡献医学生的力量。
迄今为止,该项工作已开展十年。实践队将继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行动为喀什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分享会的现场,跟着汇报人的脚步,一起领略这些优秀实践项目的风采吧。本次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围绕明道上医,培根铸魂、奋斗上医,启智润心、活力上医,笃志践行三大主题进行展示和交流,彰显了上医学子心系家国、勇担责任的风采。师生们通过深入乡村、走访基层,充分调研总结县域医共体制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挖掘乡村医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建言献策。实践队深入喀什地区的医院、基层卫生站,以及社区和农村,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交流。
这里,有上医学子心系家国,勇担责任的决心和行动。此次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开展院史宣讲实践活动是讲解队对外交流、传播上医文化的全新尝试,不断传播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
除了关注医疗领域,实践队还关注青少年教育。本次社会实践项目旨在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同时促进校际合作、校地合作,共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活力上医 笃志践行枫践沪畔:上海市大肠癌筛查项目十年成果调研汇报人:郭元,公共卫生学院 2021 级本科生指导老师:蒋虹丽,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讲师2012 年年底,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作为本市新增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工作。同时,他们还关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健康意识,在中小学校园足球队开展健康知识科普,为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斤斤计较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